我發現有些人活了二十年,竟然不知道什麼是「完整書面」,而將網路上找到的資料貼一貼,連整理也不整理的就丟給我,跟我說「這是書面」。
  我敢把這種東西放到書面稿裡嗎?你好意思交我可真的不好意思放。

  如果分工的目的,是請多一點人來找資料,那我那麼早分工、給大家一個多月的時間來整理是為了什麼?要知道,那些資料,不到一分鐘就可以找到一大堆了(其中一部分還是老師之前給過的資料真是太GJ了同學),我幹麻分出來給別人做?

  知不知道我為什麼說「口頭報告每個人負責自己的部份、每個人都要上台」?因為我以為,如果大家知道自己要上台報告的話,會將報告做的用心一點。

  結果我錯了,還錯的徹底。徹底到我不曉得我活在哪個世界。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寧可跟之前一樣只有我一個人上台;可是我不想為別人的書面負責。拿到垃圾資料還要做口報的壓力是很大的。

  我這樣問吧。那種書面內容,你怎麼有本事上台跟二十幾個人做口頭報告?人家都說「藝高人膽大」,妳的膽子是從哪裡來的?宇宙給了妳力量嗎?

--

  制作書面程序第一道:將你手上的資料看清楚,該刪則刪該修則修該改則改,務使資料內容切合主題,將資料轉化為資訊。
  製作書面程序第二道:參考手頭資訊,決定好書面段落配置與章節架構,並將資訊分門別類地安放在他該在的地方。
  製作書面程序第三道:將各個段落間的銜接處做好潤飾,使得前文能接後語,讀起來不致突然;段落薄弱的地方再去找尋有用資料,或者以自己的思想、知識編寫內容,將書面填補完整。

  遵循這三道程序,雖然不能做出專業級的書面,但絕對不至於不及格。

--

  也不是我老王賣瓜或硬要現什麼能力之類的,這是士可忍孰不可忍,太多事情不吐不快。

  就像底下那篇討論,實在是因為沒有人從根本下去思考並聯想到「極端值」的概念,讓我不爽到了極點才會去發文--動個腦有這麼難嗎?想起自己以前學過些什麼有這麼難嗎?用心吸收資料有這麼難嗎?

  當個值得尊敬的人有這麼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