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了幾天,我就和建設局周旋了幾天。 首先是老爹要給公司換地址,申請書和股東同意書因為標題與政府規定的細小差異而被退件兩次,後又因多蓋了幾個章(是說股東高興既簽名又蓋章你也有意見 嗎!)和什麼怎樣了又重新申請;雖然最後是順利完成申請的動作,等覆文核發還要一個星期。

  這次是咱們林家有塊地是由各位叔伯共同經營,政府發文要求我們申請「安全檢驗簽證」,否則依據某某法條會如何如何;依據之前經驗,這些被稱為「申請」 的案件,如果沒照這個神經過於纖細(講難聽點就是神經質)的政府的要求一步一步來,即使上報內容完整也是會被無情退件,於是我花了好一陣子上台北縣政府網 站找「安全檢驗簽證申請書」這種東西,結果是一無所獲、徒勞無功。

  爹說這種東西上網找不到,只要我們自己寫一寫--告訴政府是依據某某編號文案、哪塊土地如何如何要申請安全簽證--交給處理人員,他們就會去處理;是說,你以為這是寫e-mail給政府嗎!一個「親愛的台北縣政府您好,本人某某某依據 貴管理局XXX文案之要求,提出對某市某路某號之建築的安全簽證申請」這樣就OK了?如果爹說的是真的,那我真的覺得台北縣政府有病。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行了,為什麼之前刁難我這麼久?之前沒附上標準格式申請書就被退件兩次,這次竟然說不用申請書就可以申請人員檢驗?有病,真的有病!

--

  好嘛,我就寫一份e-mail文稿印出來,看看政府通不通過嘛--如果通過了我絕對會四處宣傳「政府有病」這個大家都該知道的事實,哼!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是害羞內向溫柔乖順善良愛哭的孩子。

  真的啦,真的啦!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靠,光聽聲音我哪知道你是誰!!!!!

--

  剛才電話響,接起來就是一個「喂」,我也只好「喂」回去,因為我不曉得我應該講什麼。我哪知道這是私人電話還是公司電話?

  然後對方問了我爹在不在,我還是不知道對方是誰,但直覺是公事的問題--了解我們家狀況的話,就該知道老爹在的話這電話絕對不是我來接--我就說他去工地。
  然後對方以為我是我娘親,(這星期第二次被這麼認為,只能說我娘的聲音太年輕了)(這是自我安慰?)我只好澄清說「我是他女兒」。
  然後對方給了個拐子:「啊你不知道我是誰喔?」

  我頓了一下,知道不好。一、這女人知道我娘的大名,二、這女人心高氣傲一副很有地位的樣子。
  雖然我無法確定她是誰,但我也只知道一個人會用這種態度來打電話,只好硬著頭皮就猜。(猜錯了就死定了。囧)

  「阿悶。(我不曉得中文是什麼,嬸嬸吧?)」
  「嗯。你以為講電話就不用叫喔?(我:剛才一時沒認出來。(假笑))妳爸爸回來叫他打電話給我。」

  內心千百個髒話都出來了。光聽聲音誰知道你是誰啊,來電顯示又沒有名字!

--

  等下爹一定會被唸。就算爹沒被唸娘親也一定會被唸。可惡,我討厭接電話,更討厭接到高傲的長輩的電話。

  對長輩要謙恭有禮,即使你不知道她是誰。(遠目)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轉自本部留言板*


  講電話的是我爹,他是老闆。

  加油吧老爹!(煙)

--

  討債的辛苦了。(不對吧!)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商品市場的「價格競爭」(低價、廠商割喉戰),要素市場應該也有類似的「效率競爭」才對。

  《高效能工作法則》(Working at warp speed, Barry Flicker)有「我們生產更多節省勞力與時間的工具,事情就動地更快,我們也更忙碌」之主張,和我之前說的「活越久越忙(6/4「著相」)」是相同的 概念。果然大家都發現了這樣的事情,但為什麼仍是讓自己越來越忙、越來越不快樂呢?果然還是用勞動曲線來解釋--多數人的所得效果仍未大於替代效果,所以 仍必須增加工作時間(擠壓休閒時間)來提高所得。

  基本上,生產那些節省勞力與時間的工具的真正用意,是要讓像我們這些在工資率下方汲汲營營的勞苦百姓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以得到比以往多的休閒時間 能照顧自己;但根據勞動曲線,這種人在得到時間以後,會為了增加收入而將賺取的時間再度投入工作之中,進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產生優於他人的競爭力;而 原本打算以賺取的時間犒賞自己的人,為了避免因相對競爭力的減弱而被淘汰,得群起效法投入工作之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忙碌。
  但無論如何,工資率不會因為忙碌的增加而提升:因為整體耗費的時間並沒有因而改變,反而是勞動量單方面的增加,廠商在有恃無恐的情況下,更可以忽視效率增加的事實而給予員工一如以往的工資率。這就是我所謂的「要素市場的效率競爭現象」,也解釋了為什麼「越窮越忙」。
  勞動要素要避免效率競爭,作法和商品市場的價格競爭雷同:專注核心價值、提升附加價值、發展差異化,也就是大家一直在強調的「專業能力」;但事實上只 有專業能力是不夠的--在博、碩士氾濫的台灣,專業人才被低成本大量製造,即使擁有專業能力的人也要和其他擁有相當能力的人比較效率,而再度淪落效率競爭 --要在現在的環境擁有競爭力,就只能往個人特質方面發展,發揮屬於個人的價值;這就是我們年輕人要面對的勞動市場。

  大家都說年輕人愛挑工作,要輕鬆要適性要薪水高,但事實上,面對效率競爭,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跟本比不過已經對該工作上手的前輩,而市場又造就了「沒有 兩份薪水活不下去」的生活環境;試問,年輕人能不挑工作嗎?他當然要找個自己一上任就上手,同時薪資水準能養活自己的工作。若年輕人無法創造自己在同儕中 的絕對競爭優勢,他一從學校畢業就得忘記自己身而為人的深刻事實,拋棄一切自尊只為換得一口飯吃;而想倚賴個人特質來保有自尊的,甚可能被這方長輩批評為 「我行我素、不知所謂」,在個人價值發展之前就先被資源回收了。

  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除了生活品質提高、效率工具增加,人的壽命變長也是原因之一:人可以活著的時間太長了,退休後的需要肯定比往年多,導致他「賺錢」 (與他人競爭)的時間也必須拉長,加上整體效率的提高,我們這些資質普通的小老百姓自然也只能更加苦心鑽營;這豈不是逼我贊同「最好是不要出生,其次是死 的早」這句話嗎?「朝聞道,夕可死矣」不也是類似於「人生太長而滿足的時間太少」這種想法,意圖避免「曾經滄海難為水」而有的感慨?

  面對起因於洶湧的環境變革的殘酷現實,茫然的年輕人可有出路?

--

  是說,寫成這樣不是為了要恐嚇誰,是希望有人能來安慰我說世界還是很光明的。(有病)

--

  我錯了我不該晚上八點就跑去睡的,凌晨一點醒來滾到五點起床真的會睡眠不足啦……orz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模擬課表排出來,不曉得該說「很讚」還是「有病」,真的是很莫名奇妙的課表。

  加上學程,這學期要修的有26學分,不曉得稱不稱得上多--總共十門課,和二下23學分、九門課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因為這學期全部都是三學分的課,只有校共同是兩學分。
  其實學分數不是重點。(事實上,選了學程課還能不超修實在很正點。)會造成一些奇怪的現象,是因為決策系三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只有四科十二堂。

  我先說說奇怪現象在哪裡好了--這些現象以沒有學程課為前提--我在課表上看見了每個星期包團出遊的機會。
  周三到週日的五天連假(想休到週一也可以。總體代價是六堂實習課與一堂正課,再加上一門校共同),還有星期二共九堂課主科的地獄連環炸;其實這是一體兩面--想連休就是會有一天特別慘。

  看到這種課表,有點無言以對。上學期星期三休假是自己硬排出來的、星期五十堂連星也是自己選出來的;這學期可全是學校弄的飛機--哪有整年級的主修通通集中在同一天的?雖然五天連假很值得興奮,但一天九堂課真的不是常人能支撐的--到底是基於怎樣的考量排出這樣的課表啊?
  上學期星期五撐的過去,是因為老師混、課程簡單,可翹可睡可混;這次作業研究、財務管理、回歸分析通通擠同一天,撐得下去嗎?何況我還有學程,星期二是11堂課,撐下來我應該可以自稱神。
  上課就算了,期考會是怎樣的狀況真的很難叫人不緊張。

  這種情形下來,參加晶片學程好像是不智的行為(星期二可能要喝精力湯 囧),但換個角度想,晶片學程至少比較有利益。
  比較利益最明顯大概是莎莎同學的課表。她就算排進主修與三年級系選修也選不到學分下限,換言之,不管她怎麼選,畢業時所修(選修)學分一定會超過規定許多,為那些超出的學分努力感覺上好像很沒有利益(還是只有單學位嘛);好處上來說,她只要課表排得好,絕對可以享受到學校賜與的連假,而我這個學程因為是每晚一科,自然失去連休的機會,但我學分超出的部份可以歸類到學程學位,感覺上就是比較有利益。

  我當初也是衝著這份得益感而選擇學程的,失去連休機會我連抱怨的資格也沒有。

--

  其實會感到擔心,還是因為休息時間被間斷吧。星期三、四都是早上兩堂、晚上三堂,中間要混要睡都不對,實在有點痛苦(這種狀況下,期考準備也不好安排);不過都是自己的選擇。

  能將疲勞分散就好了,只開一個班就是會這樣。決策系真是個怪系。(至少主修再分散一點嘛)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終於了解「臭男人」意義在哪裡了。男人真的很臭。

--

  同昨天說的,今天去看電影、買鞋子、回淡水拿東西,然後回家。電影是去湳山看的,門票130,加上一些食物,應該也有三百餘;鞋子是在正在清倉的妲芙 尼買的,555元,整間店便宜到我想打電話叫娘親過來搬貨(!);回淡水又花了350買了兩件T恤。果然是花錢如流水的一天。

--

  今天電影看的很少,竟然只有三部--時間排得很差--第一部是「狙擊生死線」,第二部是「關鍵下一秒」,第三部是「夢幻女郎」,都是很好看的電影--如果觀眾的水準再高一點就更好了。
  狙擊生死線:大口咬米香的男人、呼吸很大聲的男人、在不好笑的地方笑得很自我的男人、接電話而且不只一次的男人。
  關鍵下一秒:呼吸很大聲的男人、很臭的男人們、接電話的男人。
  夢幻女郎:解釋劇情的女人們、接電話的女人。

  是說我在A聽看狙擊與關鍵的時候是被外觀上很宅男的男人們包圍著,結結實實受到男人們體味的攻擊,實在是痛苦萬分。
  幸好電影還不錯,救了我一命。雖然不是值得一看再看的那種好電影。

  喔,對了,狙擊生死線。我好喜歡那個文書官,就是最後向主角求饒還被做掉的那個。我覺得他很優秀。另外我也同意參議員說的:一個村子,換來整個地區的和平。就影響而言是划算的。所以我沒有熱血沸騰。
  關鍵下一秒很耍人,不過耍得好,很讚。
  夢幻女郎……我看見了美女、聽到了天籟,還要說什麼嗎?

--

  買鞋子……是我爹不爽我不穿襪子就穿鞋子,娘親不爽我穿夾腳拖也不爽我在菜市場買的平底拖鞋(不是藍白拖),於是我只好四處搜尋涼鞋。我覺得買到的還不錯看,就是顏色有點差強人意。白色真的買到爛了怎麼還買白色我這笨蛋……|||orz

--

  今天一天是這樣過的。回到家八點多,沒人。好讚,早知道沒人等我就在外面吃飽再回來真是。

--

  續《驅魔偵探》的短感想:路易˙雷納你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吧!!!(笑倒)

  至於結局嘛,有些東西沒解釋、有些東西沒敘述,但不影響劇情;但我很好奇所以有點期待續集。應該是沒續集了吧。(遠)(所以馬丁諾你到底是什麼啊……)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l 23 Mon 2007 16:10
  • 整形


  娘剛才要我查「整形外科」,我傻傻的問了「幹麻」。

  誰說一定要有雙眼皮?我不要動刀啦--(淚奔)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23 Mon 2007 16:07
  • 瑣事


  不聊瑣事我不開心。不是啦。

--

  前幾篇都有說過,我最近在看一套叫做「驅魔偵探」的小說,作者是法國人。因為有女巫、巫師、惡魔與魔法的存在,所以被稱為奇幻故事;但其實是懸疑冒險小說。
  我說過我不看懸疑推理類的嘛,因為那些小說就喜歡一次給你一點點、把讀者的心吊到半空中、在你怎麼也無法滿足的時候突然一口氣給你全部,讓你冷汗直 冒,「呼」地一口氣闔上看完的書,並思考著自己什麼時候該重看一遍,好確實理解之前錯過的種種線索--即使結局已知--我討厭這種感覺,因為結局已知,中 間的懸疑部份就不再精采,可你仍得仔細觀賞才能看見該故事在小地方所埋伏的精采。
  結果我還是不小心看下去了,因為沒人告訴我這小說竟然這麼懸疑。不過,幸好的是故事性比懸疑性或推理性大太多,我還是可以不怎麼動腦筋地期待劇情並觀賞下去,然後愛上那些幽默的玩笑與快樂的人;比如說像這樣:馬丁諾飛起來了耶!(笑)

  是說第二部劇情很精采,極富災難性質。而且不是世界的災難,因為主角大禍臨頭,然後逃走了。(大拇指)
  因為立場的關係,我覺得主角們有部份是為了自己而決定阻止敵人,我喜歡這樣的設定。什麼拯救世界,交給別人吧!(是說,裡面沒有這樣的劇情。)

--

  最近迷上的卡通:怪俠索羅利。(索羅利和冷笑話萬歲!)
  最近喜歡上的卡通:陰陽大戰記。(雖然我討厭三八)

--

  明天去看電影、回淡水、買鞋子。喔,好花錢的一天。(又還沒花到)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感想但沒有一般感想這麼正式。好啦標題不是重點。

--

  是說我剛才在看《驅魔偵探:殺手方舞》,男主角馬丁諾一句話讓我聯想起之前「變形金剛」中的男主角。

  該怎麼說呢,果然還是直接地說吧:

  『都什麼時候了,你怎麼有辦法這麼正經的開玩笑啊!!!』

  這兩人一個樣兒,貌似冷靜卻非常胡來,是個明明白白的怪人。明明就是生死一瞬的事情,差個千萬分之一就會蒙主寵召的狀況,他們還是有辦法開些無關緊要的玩笑,偏偏態度是這麼認真。(就是很認真地說笑話)

  的確是個笑點,但用多了會反感的。一一|||

--

  其實在「變形金剛」中,那些過度的玩笑和冷靜讓我覺得相當不協調,雖然「怪」是男主角的主要特色,但好歹也表現出一些像個少年人的衝動與熱血吧?可能是演技不夠,我怎麼看都覺得他是很冷靜的面對事情,卻假裝要害怕。
  馬丁諾的話,因為作者的風格是這樣,看到這種句子我除了在內心猛烈地怒吼:「年輕人你是搞什麼飛機啊!」之外也不能幹麻。

--

  我真的很看不慣懸疑推理類型的小說,但開始看了,就看到結尾吧,反正作者也滿幽默的--雖然有時候那種幽默頂詭異的。

tortoise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